青少年抑郁症诊疗,是否被扩大化了?

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中国新闻周刊
277 0 0

李欣迪脱下护士服,走入医院电梯,又听见从神经内科医院门诊出的患者埋怨,“千辛万苦挂上了号,结论医师两三句便把人打发走了”。李欣迪也很无奈,她就是辽宁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精神科医生。该医院门诊每天都有二位医师出门诊,从早8点半左右到晚上4点半左右,每一个医师需看50名患者,均值一小时要问诊7人,为每个患者的时间也还不到10min,“一直在日夜奋战,都没工夫仰头”。

近几年来,她所问诊的患者中,忧郁症患者明显增加,青少年儿童占比逐年递增。但是对于忧郁症面诊的患者,仅10min,医师很难做到充足查验。大多数情况下,李欣迪只有问一些最典型的抑郁症症状,尽早得出诊断,提议患者回家了服药。

在今年的4月底,国家教育部等17单位下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心理状态健康检测、健全心理状态预警信息干涉、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提升儿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心理咨询及专科医院基本建设。

多名采访精神科医生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病症更加复杂,所需要的诊断时间对比成年人更久。有见解怀疑,一些医院门诊匆忙的诊断,是不是会把正常的痛楚医药学化,导致诊断扩张化的趋势?

青少年抑郁症诊疗,是否被扩大化了?图/华盖创意

存不存在扩大诊断?

焦虑障碍是比较常见的漫性精神疾病之一,以明显且持续不断的心境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别名忧郁症。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清楚,医学上无法进行心身疾病诊断,也不像糖尿病等病症有客观性、可定量指标,医师依据患者病症开展辨别,因此具有一定主观。

现阶段,我国精神科医生评估和诊断青少年抑郁症,通常采用世卫组织制订的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和美国的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2020年,我国卫健委下发《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下称《规范》),供临床医学参考应用。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下称北大六院)儿童病房负责人、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曹庆久向《中国新闻周刊》表明,中国青少年抑郁症诊断确实存有诊断扩大的现况。一方面,近些年青少年抑郁就医总数增加,客观方面也会导致扩大诊断概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忧郁症有严苛诊断规范,但与其对应着,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科医生紧缺。

有异地父母去北京找曹庆久就医时提及,本地一些精神科医生欠缺有关少年儿童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专业技能,只依据评定量表来鉴定,倘若评定量表表明孩子有重度抑郁症,医师就诊断为重度抑郁症。评定量表是忧郁症诊断的常见评价工具,《规范》中整理了十多种评定量表,用以评定抑郁症症状、治疗等。曹庆久注重,评定量表只有体现孩子主观感受,及其父母提及孩子的一些问题,是不是确诊抑郁症,必须临床医师开展专业素养定期检查分辨。

2021年,中科院心理所公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诊断率为24.6%。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表明,青少年儿童人群有14.8%存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风险性。

这并不是医学中忧郁症人群的实际占比。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室主任杜亚松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道,包含以上科学研究等在内的很多有关研究,是使用量表评定轻度抑郁或抑郁状态。每个人都有轻度抑郁,但这并不是“病症”。临床医学诊断忧郁症,往往会遵照一套明确标准,例如当孩子心情低落等轻度抑郁不断4周,很严重危害课业与生活,乃至与人相处的能力时,医师就会诊断它为忧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并不容易。北大六院少年儿童精神科医生钱英向《中国新闻周刊》详细介绍,医院门诊时,除开让患者做有关评定量表,及其进行一些可操作性检测,并对智商、记忆能力全方位评定外,也会做一些相关检查,最后就是最重要的阶段——与患者沟通交流,开展精神检查。

北京市度过门诊所专家教授、北京某三甲医院青少儿心理状态医院病房创始人王智雄解释道,精神检查时,医生都会问孩子的感觉了、直觉、逻辑思维、心态等各个方面问题,得出一个基本诊断,还能让孩子对自身拥有更全面了解。

王智雄介绍道,在北大医学部神经内科技术专业研究生临床技能考试时,精神检查是考评关键,时间是在30min。曹庆久在专家出诊面诊忧郁症患者时,1人诊断时长非常少小于40min。诊断儿童少年病况,远比成年人花更长的时间,青少年儿童多的是父母帮助下就诊,医师问到孩子病况,很有可能不止一个父母回应。除此之外,一些孩子表述不清楚或不肯讲话,曹庆久只有细心换不同的情况提出问题,激起孩子的表达欲。

钱英告知《中国新闻周刊》,北大六院小儿科门诊的医生常常对于这样的分歧。一天需看20个患者,如果遇见比较多首诊或病况繁杂的孩子,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曹庆久详细介绍,少年儿童神经内科医院门诊几乎天天在加班加点,要是他出门诊,接诊时间久,也常常有些人减号,一般夜里10点之前难以下班了。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一般门诊医生诊断时长并不足。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某三甲医院精神科医生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及,许多异地患者都慕名而来去北京的那几个精神专科医院。假如医院门诊问诊总数过少,无法满足患者要求,也会影响医院门诊营业收入,假如医院门诊人数达三四十个,均值到每一个患者自己身上的接诊就仅有五六分钟。

为了能高效率,李欣迪不用深入分析患者轻度抑郁的主要原因,一般会让患者做评定量表,倘若结论和她的分辨并没有矛盾,就能快速出一个诊断。可她通常会采用比较模糊不清的心态,第一次诊断,不太熟悉对方状况,首先会诊断为“抑郁状态”。她表示,这一过程难以避免会有扩大诊断。

少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会比成年人更加复杂。青少年儿童生理学、心理状态、心态管理方面变化多端,不一样个人抑郁症症状区别很有可能特别大。青少年抑郁症病症也没有成人典型性。忧郁症诊断标准下,成人忧郁症的一个重要症状就是,不断两个星期心情低落,临床医学中,这种典型病例很少。曹庆久分析认为,一些家长体现,孩子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心情低落,但与同伴玩耍的时候又特别开心,诊断时,只需孩子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感觉抑郁的,就可作为诊断抑郁症症状。

有别于成人,青少年抑郁症表现出易激惹的病症,碰到不愉快的事状况,极易生气、兴奋,并且经常出现多种多样共患病,曹庆久在治疗最常见的就是青少年抑郁症致病性儿童多动症。曹庆久分析认为,这会对少年儿童精神科医生的要求很高。

李欣迪还碰到一种突发情况,医师扩大诊断,是基于对家长们的“相互配合”。她曾经碰到来看病的孩子仅仅抑郁状态,但之后她迫不得已把它诊断为忧郁症。“我能感受到父母看见我写出忧郁症时松了一口气。”李欣迪说。这些家长难以解决孩子抑郁症其背后的难题,不清楚拿孩子该怎么办,确诊抑郁症后,就能够对孩子放松要求。

李欣迪向《中国新闻周刊》直言,比较之下,她更担忧误诊带来的损失,假如孩子没有得到及早治疗,有可能会自残甚至自尽。她所属医院门诊曾发生过例子。一位患者状态见好,其家人需要减小剂量,并获得了病人的允许,这一孩子返校授课,没多久便选择自杀。

钱英觉得,从整体群体而言,中国忧郁症诊断难以真真正正扩大。忧郁症在中国一直被污名化,许多患者害怕被贴了精神类疾病标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临床医学诊断扩张化的趋势。

拿药成最“实际”的治疗方法?

1988年,抗抑郁药物百忧解(氟西汀)面世,接着10多年里,这一药品引起震惊。约翰斯·圣路易斯大学医科院精神科医生弗兰西斯·蒙迪莫等人们在《我孩子患有抑郁症》一书中提及,该药品并没有先前抗焦虑药的副作用、过多应用也不会有什么毒副作用,百忧解一度被宣传策划成是改变世界的神丹妙药。许多精神科医生觉得,上升重度抑郁症,放到一般悲伤情绪,各种问题会用百忧解去解决。

2004年,国外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百忧解在未成年中的运用表态发言,因猜疑它增强了青少年自杀趋向,抵制青少年儿童应用这些药物,并发出最高级黑边警示。除此之外,抗抑郁药在海外引起长期性异议,人们普遍认为,药业公司对产品质量实际效果过度营销,进一步加剧了抗抑郁药的乱用。

在我国,多名精神科医生提及,青少年抑郁症医治也存在过多服药,但身后现况却和美国略有不同。《规范》提及,世界各国都还没一种抗抑郁药物对幼儿和青少年儿童安全可靠。USA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容许氟西汀可可以治疗8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儿童重度抑郁症阻碍,当前国内并没有准许可以治疗儿童少年焦虑障碍的抗抑郁药物。

但抗抑郁药物仍然是儿童少年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规范》提及,应用抗抑郁药物潜在获利,超出轻生行为有关风险,但医师必须告之患者获利与风险。曹庆久解释道,儿科用药时开始使用量远低于成年人,投药速率都比成年人变慢。

针对青少年抑郁症医治,多名采访少年儿童精神科医生提及要“深思熟虑”。抑郁症治疗包含药品、心理状态、物理疗法等,一些医师也对青少年儿童父母开展心理治疗。曹庆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轻度抑郁症的孩子要是没有自残自尽等情形,心理疗法不可或缺方法。在北大六院,精神科医生一般提议患者挂心理疗法医院门诊。但一些边远地区欠缺心理疗法网络资源,患者还需改进情况,只有迫不得已服药。

心理治疗方法,是由与心理医师或受到过专业培训的精神科医生沟通交流来治心理问题的形式。有别于心理辅导,心理疗法一般去医院、心理咨询机构设立医院门诊,一次医治大约为50min,医师要获得卫生健康委授予的相关资质。王智雄直言,一般三甲精神专科医院会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但心里咨询师数量不多,患者挂到号几率非常低,就算患者第一次好运挂上了号,以后也不一定能挂到同一位心里咨询师的医院门诊。除此之外,行业内的的共识是,心理疗法的高效率一般不超过用药治疗。

李欣迪分析认为,她所属综合型三甲医院并没有公布开设心里咨询师,由于投入产出率过低。她向《中国新闻周刊》算了一笔账,倘若一万名忧郁症患者需做心理疗法,一名心里咨询师一天只有问诊5名患者,一个月20个工作日日,大概要100名心里咨询师问诊,而一名精神科医生一天可以看50人,仅需10人便能够对1万多名患者诊治。此外,用药治疗很有可能可在2 ~3个星期内见效,让孩子心态达到一个比较稳定情况,都比心理疗法划算。

在今年的2月,王智雄问诊了一名14岁女孩,他在2022年后半年确诊抑郁症,但是父母担忧副反应,不许孩子服药。接着病情严重,女孩专注力难以集中化,记性变差,迫不得已停学。在今年的1月,其家人总算允许其吃抗抑郁药。该药品足使用量为每一次4粒,孩子从1粒开始吃,并依据实际效果逐渐增加使用量。王智雄提议,2个月必须投药到3~4粒,但是家长最初仅让孩子吃半粒,过去了3个月的时间才加到3粒。5月,女孩病况进一步加剧,“到每天不想活的程度”。

“我们不应该确定这一孩子投药后一定合理,但是如果不去干,医治便是停滞不前的,病况也会引起。”在王智雄看起来,当患者有抑郁症症状,药品仅仅帮助我们减轻痛楚、提升生命质量的方法,医师评定服药所带来的好处大于坏处以后,由病人与学生家长来挑选。

更高关键是确诊不够

“青少年抑郁症有确诊扩大的现象,但还有一些青少年儿童患有抑郁症没被意识到。”曹庆久向《中国新闻周刊》注重,例如,一些孩子与父母得罪、原本学习培训学习很好莫名其妙地逃课打架斗殴,或出现网络成瘾和过度使用手机等,这都会成为焦虑症的初期症状,但是家长对忧郁症了解不足,造成孩子病况被耽误。

2021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全球精神医学研究会关于抑郁症科学研究的重要汇报《是时候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了》,汇报估计,在高收入国家,约一半抑郁症病人没有得到确诊与治疗,但在中低收入者我国,这一比例则超过80% ~90%。

在我国,身心健康被时代进一步关心,是近十年的事。2016年,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身心健康、精神疾病逐渐获得现行政策高度重视。多名被访者提及,确诊不够作为国内青少年抑郁症所面临的更高难题。

“度过”是全国知名忧郁症互助社群和详细解决方法服务平台,创立于2015年,现阶段75%之上客户是青少年儿童以及父母人群。度过CEO李香枝从很多家长的描写中获知,父母通常将孩子的抑郁症表现与青春发育期病症搞混。进到“度过”小区的家长们总是会表述,她们直至孩子诊断之后才发现,原先孩子和同学争吵,有可能是抑郁症症状,“或许那时候让孩子做一些心理辅导,就行了”。

不同的城市对焦虑症的认知能力依然存在差别。李香枝观查,北京市的家长们总体对忧郁症认知层次最大,但是也有四五线城市的家长们,在初期获知孩子患有抑郁症时,甚至还会选择以封建迷信的办法干涉,这种父母通常发觉孩子病况很严重时,才会在市区就医。

为缓解病人病耻感,钱英常常向病人打一个形容:轻度抑郁如同烟雾探测器,你心理状态免疫力低下,抑郁了,是因为你如今工作压力超过能接受的范畴。一些人觉得,抗抑郁药物好像是在提示自己是一个精神障碍患者。钱英也尝试给彼此表述,用药治疗像是一个拐棍,帮助自己在摔倒时走动。抑郁是一个慢性病,我们总是要懂得从尝试解决它,转变成与其长期共存。

专家认为,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抑郁症临床诊断水准,全国各地医院应加强儿童精神科医生的塑造。2019年,《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我国儿童精神科医生稀有》中指出,全国各地职业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不够500人,且多遍布自一线大城市,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都没有专门儿童精神科医生。

曹庆久提及,目前我国没有儿童精神科医生总数的确切统计分析。但是他强调,中国儿童精神科医生确实稀有,好多地方医院并没有开设儿童神经内科,由于“并没有医师想要干”,病人的水平也要进一步加强。儿童精神科医生的培养周期长,同样期限内,儿童精神科医生单独病人临床诊断时间比较长,任务量比成年人精神科医生变低,收益也会更加少。

曹庆久强调,目前我国缺少对儿童精神科医生的统一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北大六院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塑造,必须6年规范化培训,儿童精神科医生会比成年人精神科医生多的是儿童神经内科学习培训一年。2020年,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第一次在全国各地举行儿童精神实质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班,邀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设墨尔本儿童医院及其它各附设医院专家教授教师团队,为尤其是偏远地区医师进行系统软件儿童精神病学专科医师培训。

“一些医生对儿童神经内科有兴趣,接受短期培训班、学习,乃至可能有的人也没有上课,回自己医院之后就开始发展趋势儿童神经内科。”曹庆久提议,现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统一标准,医师要具有如何相关资质、接纳什么培训,就能成为符合要求的儿童精神科医生。曹庆久号召我国增加儿童神经内科投入,规范培训大量医师,地区医院在探索儿童神经内科的时候也能够给予大量补助,吸引住医师添加。据他介绍,在病区税收制度上,北大六院对老龄和儿童神经内科都有一定激励。

许多被访者表明,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期间,医生不很有可能处理各种问题。李欣迪向《中国新闻周刊》展现一张图片,一座岛屿上,每一个树都向着一个方向横倒着生长发育,“这个地方长期吹一个方向的风吹,树务必成长为那样,不然难以活下,如今青少年抑郁症也是如此”。在李欣迪看起来,文化教育、社会发展压力,好似刮向同一方向的风吹,大家有一天猛然醒悟,并提问,大家孩子如何长成那样?“这怪孩子吗?她们担负了很多很多不应该担负重量”。

多名被访者提议,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应家庭为单位。李欣迪觉得,一部分抑郁症的孩子,其实是一个得病一个家庭的意味着病人。他在临床资料到,每一个自虐孩子的背后,都是有一对发麻的爸妈,他们与孩子本身没有沟通交流,看不见孩子的苦楚,有的直接否定孩子的苦楚。许多孩子不肯念书,她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其中不少孩子的父母感情都很紧张,“孩子得在家里看着,要不然家散了”。大部分父母会暂时搁置夫妻矛盾,孩子会以为,抑郁症症状对家庭成员关系也有帮助,“有再次抑郁症下来的原因了”。

除此之外,院校参加也极其重要。王智雄在临床一些病人时,能给学生的老师打电话。电话中,老师对学生忧郁症并不是了解,埋怨孩子在学校不尊重老师,或是上课的时候忽然离开。王智雄能给教师耐心解答,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轻度抑郁突然爆发,或是惊恐障碍,必须出来宣泄。

曹庆久叙述了一个最理想的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方式:精神科医生、心里咨询师、病人家中、院校创建医治同盟,使青少年抑郁症获得较早、更高效干涉。

4月底,国家教育部等十七单位联合发布《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到,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的共识。这个计划规定,中小学校设立身心健康课程,提升心理辅导室基本建设,并呼吁院校和家庭、精神实质卫生医疗机构等创建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学生们比较严重心理问题,顺畅防止转介干涉就诊安全通道,立即转介、确诊、医治。

曹庆久总去院校为老师作身心健康科普讲座,解读焦虑症的初期临床医学规范、怎样识别抑郁症的孩子,哪种情况下必须大力支持和就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注重的院校增加,但他却留意到,学校心理老师专业能力仍不足,对孩子的具体协助比较有限。他建议,将来,院校还需对教师、心理健康老师等方面进行更全面的心理健康培训,甚至能送至精神专科医院学习培训。“在一个完整的系统内,儿童精神科医生的总数至少,有的学校、小区、家中等可以做的更多、更强,医院压力可能减少很多。”

(应受访人规定,李欣迪为笔名,见习生吴佳睿对文中也有奉献)

多见2023.6.5第总第109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期刊

杂志期刊文章标题:青少年抑郁症诊治之困

新闻记者:杨智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